搜索
快讯:
·  跨文化传播论坛于2006年8月30-31日在中国 ∙ 北京 ∙ 昆仑饭店举行
曹景行:私人相册里的“凤凰事”

凤凰8年,9个纸箱的照片,凝成曹景行的一本“私人相册”,主角就是他所服务的有“中文CNN”之称的凤凰卫视。在推出市场反响不俗的历史小说《乔家大院》后不久,上海辞书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曹景行的《光圈中的凤凰》,讲述曹景行亲密接触的各色“凤凰人”和他亲历的大小“凤凰事”。

在曹景行看来,凤凰卫视能建立起“大事发生看凤凰”的声誉是有原因的。“新闻人”曹景行的私人相册中不乏8年中“凤凰大事”的记录,其中一些镜头特别珍贵。记录下“凤凰事”的同时,曹景行更用镜头记录下身边的“凤凰人”和与凤凰卫视有关系的人物,“我希望读者是轻松地读完我这本书”。

“这时的李敖很传统,很念旧,很动情,很像林黛玉。”这是2005年李敖回大陆的“文化之旅”中在钓鱼台宾馆与十多位老同学聚会时,曹景行用镜头捕捉到的李敖。曹景行说,他与李敖的缘分是1997年加盟凤凰不久,担任凤凰卫视《杨澜工作室》顾问采访李敖时结下的,他的工作是为节目提供采访对象的线索和背景资料。他认为那一期《杨澜工作室》的李敖专访很有分量,“我准备资料就准备了一个星期”,采访内容也是曹景行亲自整理的,刊登在《亚洲周刊》上,李敖还把访谈全文收入他的《洗你的脑,掐他脖子》一书。

曹景行眼中的李敖是个很传统的人,他认为李敖2005年回大陆的“文化之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李敖母亲的去世,“他曾经以为母亲是他和阎王之间的那堵墙”,母亲的去世对李敖打击很大,“他是个真正的孝子”。

曹景行最得意的照片是有一次博鳌论坛期间他为凤凰卫视当家花旦陈鲁豫拍的一张,“一天晚上我在大厅出口的走廊里拍照,一回头,只见鲁豫飘飘然地走了过来,长长的绒线外衣被海风吹动,很有点玉树临风的味道,很酷。她看到我把镜头对准她,笑了,可惜只拍了一张。”曹景行表示,“自然”才是他的镜头想要表现的。“谁见过这样的鲁豫呢”,抓拍是曹景行的兴趣所在,2000年去四川采访流沙河老人时他那“说书”一样的神态,光着脚的巩俐微昂起头等精彩瞬间,都被他在一瞬间定格。

说到做新闻,曹景行颇有感触:“对我来说,我是做新闻的,我不是学者,我是新闻工作者。”父亲曹聚仁对他的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不是在做新闻上,虽然这些年我在香港做的是和他当年同样的卖文为生的事”。曹景行3岁时,他的作家父亲曹聚仁就去了香港,平时主要是书信往来,曹景行说父亲对他的影响更多是在他的成长上,一是踏实的做人风格,二是周围的环境,“上海虹口我们家的隔壁住的就是著名编辑家、出版家赵家璧先生,我们住5号,他是4号。”而且“家里都是书,我小学一年级就读了《水浒》。”

曹景行坚持说自己是做新闻的,他认为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1982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前后6年。“但我关注的是现实的问题,做研究和做新闻不一样,做新闻你不能只看着一件事情。”曹景行说即使是在上海社科院的时候,他仍然频繁地给报刊写文章。

尽管当年在研究之余和媒体的合作似乎占了相当比重,曹景行仍然认为今天在新闻上的成功得益于他当年所受的严格的学术训练,就是要做到“新闻的角度,学术的背景”。生活中的曹景行几乎每天都会看碟,“电影里很多东西比新闻更能深刻反映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人、那个地方的社会,特别是好莱坞以外的电影,有欧洲的,也有第三世界像拉丁美洲的电影。”

“凤凰人都喜欢拍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曹景行举着他的傻瓜机随手拍照时,凤凰卫视主持人事务部的当家人沈蓓蓓镜头中出现了这样的曹景行:在新加坡的HARD ROCK,曹景行喝了两大杯鸡尾酒后脸红得发紫,趴在舞池的地板上,费劲地想抓董嘉耀狂舞……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